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報告會側記
思想光芒照亮前路,學習熱潮涌動贛鄱。
11月2日,根據黨中央統一部署,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中央宣講團報告會在南昌舉行。中央宣講團成員、中央辦公廳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主任孟祥鋒為全省廣大黨員干部、青年學子進一步全面系統、聯系實際學習全會精神帶來了一場精彩的宣講報告。
省會議中心,距離宣講開始還有半個小時,與會人員已入場就座,鋪開紙筆,希望通過聆聽宣講,進一步錨定目標實干擔當,在新的征程上展現更多新作為。
上午9時,宣講報告會正式開始。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是在即將進入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夯實基礎、全面發力的關鍵時期召開的一次十分重要的會議。”
“此次全會最大成果就是通過‘十五五’規劃《建議》。”
“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需要各項事業協調發展、整體推進。”
“藍圖已經繪就,關鍵是真抓實干、狠抓落實,把‘十五五’‘愿景圖’變成人民群眾可感可及的‘實景圖’”。
…………
報告會上,孟祥鋒緊密結合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上的重要講話和《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用生動鮮活的語言、直觀翔實的事例,從深刻認識把握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召開的重大意義,深刻認識把握“十四五”時期取得的重大成就,深刻認識把握“十五五”時期在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程中的重要地位,深刻認識把握國內外形勢,深刻認識把握“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方針和主要目標,深刻認識把握“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戰略任務和重大舉措,深刻認識把握“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保證等方面,對全會精神進行了系統解讀。
這是一次主題鮮明的精準輔導,更是一次鼓舞人心的思想動員。既有深入淺出的理論闡釋,也有聯系實際的體會思考,與會者聚精會神地聽、奮筆疾書地記。
共識在凝聚、力量在傳遞。大家一致表示,宣講主題鮮明、內容豐富,有利于深入領會、準確把握全會精神的豐富內涵,將以此次中央宣講團來江西宣講為契機,以高度的政治自覺、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不斷推動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實里走,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江西篇章貢獻更大力量。
宣講結束時,會場響起熱烈的掌聲。
掌聲,代表著收獲了更堅定的信心,更充足的干勁——
“宣講兼具理論高度和實踐深度。聽后深受啟發。”江西財經大學黨委書記劉耀彬認為,學習宣傳貫徹全會精神,是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重大政治任務。要深刻把握“十五五”時期發展必須遵循的重大原則、主要目標、重大戰略任務和根本保證,以更大力度把立德樹人內化到學校建設和管理各環節,引導青年學生胸懷愛國之心、砥礪報國之志,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為黨和國家培養更多優秀人才。
江西銀行黨委書記、董事長曾暉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她表示,江西銀行將堅持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堅守主責主業,全力做好科技金融、普惠金融、綠色金融、養老金融、數字金融等工作,走好專業化、多元化、特色化和精細化轉型道路,全力服務工業強省戰略,在服務全省產業發展、重點項目、提振消費轉型等重點領域持續攻堅突破。
掌聲,代表著收獲了更清晰的思路,更明確的方向——
“宣講報告講清楚講透徹了全會精神的核心要義和實踐要求。”省水利廳黨組書記、廳長羅傳彬由衷感慨,全省水利系統將錨定“十五五”發展目標,堅持問題導向、實踐導向,以更堅定的決心,切實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做好當前工作的具體舉措。聚焦水旱災害防御,筑牢水安全保障底線;聚焦穩大盤促發展,加快重大水利工程建設;聚焦強監管護生態,推進河湖環境提質升級;聚焦強改革賦動能,提升水利治理現代化水平;聚焦正風氣凝合力,為水利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強保障。
省委黨校江西經濟社會發展戰略研究所所長曾光表示,作為黨校教師,要堅持先學一步、學深一層,深刻領會其精髓實質、理論意蘊、政策導向和實踐要求,自覺把研究宣傳闡釋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融入教學和宣講工作,同時,圍繞黨和國家中心工作、黨委和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社會熱點難點問題等,深入調查研究,積極出主意、建諍言、獻良策,更好為黨育才、為黨獻策。
新征程,只爭朝夕;新起點,接續奮斗。
聽完報告會,江西科技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學生黨員鐘春平有感而發,他說:“作為一名學生黨員,我深受鼓舞,內心涌動著強烈的使命感與責任感,未來我將以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為指引,把個人成長與國家發展緊密相連。發揚奮斗精神,練就過硬本領,以青春之我、奮斗之我,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交出當代青年的答卷,讓青春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火熱實踐中綻放絢麗之花。”
在歷史前進的邏輯中前進,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贛鄱兒女在熱烈的思想碰撞中,深感前進動力更加強大、奮斗精神更加昂揚、必勝信念更加堅定。
大家滿懷信心地表示,要深入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的豐富內涵和核心要義,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上來,踔厲奮發建新功,真抓實干創未來,為推進強國建設、民族復興偉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江西日報全媒體記者宋思嘉劉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