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在江西省廣大青年中引起熱烈反響
以奮斗的青春奔赴時代之約
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在全省廣大青年中引起熱烈反響
本報訊(本報全媒體記者)藍圖已繪就,奮進正當時。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五個五年規劃的建議》。連日來,全省廣大青年認真學習領會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大家一致表示,要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在各條戰線勇挑重擔,以青春之力托舉強國夢想,用實干實績書寫“十五五”時期的青春答卷。
全會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江西省首屆科學技術青年獎獲得者、江西理工大學宜春江理鋰電新能源產業研究院副院長周賀鵬表示,作為奮戰在鋰電新能源產業創新前沿的科技工作者,將緊緊圍繞產業發展需求,全力攻堅關鍵核心技術,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著力培養高素質創新人才,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貢獻智慧和力量。
“全會提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認真學習后,我深感使命在肩。”九江學院科研處(社會服務辦公室)副處長、青年井岡學者張化浩長期致力于鯉科魚類種質資源保護與進化基因組學研究。他表示,將聚焦種業振興,力爭在種質資源開發、綠色健康養殖等關鍵環節實現突破,推動水產養殖向集約化、智能化轉型升級,將科研實踐融入國家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大局。
“作為一名職業院校青年教師,學習全會精神后,更加堅定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信念。”全國先進工作者、2025年度新時代青年先鋒、江西環境工程職業學院教師李德鑫表示,在日常訓練和工作中,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把“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要求融入技藝創新,用匠心打造每一件作品,以實際行動建設質量強國,同時積極傳承技藝,培養更多青年技能人才,為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貢獻自己的力量。
全會提出,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全國“希望工程·強國青年鄉村體育教師”、萬載縣第五小學教師陳彪表示,今后在日常教學中,不僅要帶著孩子們奔跑跳躍,強健體魄,更要通過體育鍛煉增強他們的自信,塑造健全人格,將繼續用好手中的鏡頭,記錄下孩子們的笑臉與拼搏,用體育的活力與溫暖,陪伴他們成長,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時代新人貢獻青春力量。
從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搶占科技發展制高點,到投資于物與投資于人緊密結合,再到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的諸多重要表述,都與青年群體緊密相關,為青年成長成才創造了良好環境、搭建了寬廣舞臺。
“作為應屆畢業生,我已經簽約航空發動機企業,我對航空事業的憧憬已轉化為沉甸甸的現實責任。”南昌航空大學航空制造與機械工程學院研究生王碧澤表示,將以全會精神為指引,把報國熱情轉化為務實行動,讓個人理想在研制“國之重器”的征程中綻放光彩,用青春汗水為航空強國建設貢獻一份力量。
“學習全會精神后,我深切地感受到個人發展與時代脈搏的同頻共振。”江西財經大學軟件與物聯網工程學院學生付文禛表示,“我將帶著這份時代賦予的責任,把個人理想融入國家建設和社會發展,在廣闊天地書寫屬于我們這代人的青春答卷。”
“作為一名年輕基層干部,我對全會提出的‘積極識變應變求變,敢于斗爭、善于斗爭’有著深切體會。”鷹潭市余江區鄧埠街道辦事處主任桂河標表示,要在服務群眾的最前沿、在化解基層治理難題的第一線經風雨、見世面,提升運用法治思維和群眾工作方法化解復雜矛盾的能力,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在“最后一公里”落地見效。
崇仁縣相山鎮擁有板凳龍、扭扭龍、堯崗儺戲等豐富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相山鎮黨政辦主任鄧永鋒表示,作為一名基層青年黨員干部,將立足本職工作,積極探索將非遺保護傳承融入鄉村治理的有效路徑,切實把文化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努力走出一條既有文化底蘊又具時代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全會為‘十五五’時期發展擘畫了宏偉藍圖,也為基層宣傳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上高縣錦陽街道辦事處宣傳干事聶梓妍表示,全會強調要“繁榮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她將創新宣傳方式,用“青年化”“群眾化”的語言和方式,讓黨的創新理論插上數字翅膀、帶著泥土芬芳走進千家萬戶,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凝聚共識與力量。
從鄉村振興的田野到科技創新的前沿,從服務群眾的一線到立德樹人的課堂,我省廣大青年正以全會精神為指引,把青春的誓言化作篤行的腳步,把個人的微光融入時代的星河,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壯闊征程中,書寫著無愧于黨、無愧于人民、無愧于時代的青春華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