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公布首批13個省級公共數據“跑起來”示范場景清單
“從原來的5—15分鐘縮短至1分鐘以內,效率提升90%以上”“公共數據的匯集數量已經超過21億條”……在數字經濟浪潮下,如何喚醒“沉睡”的數據資源?近日,江西省發展改革委(江西省數據局)正式公布首批13個省級公共數據“跑起來”示范場景清單,涵蓋政務服務、交通運輸、醫療衛生、金融服務、自然資源監測等多個領域,標志著江西省在推動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賦能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方面邁出關鍵一步。
各地正積極探索,推進數據要素市場化改革,催生出一場數字經濟的“化學反應”。跟隨記者的采訪,來看看江西省各地交出的一份份兼具突破性與示范性的“創新答卷”。


一名貨車司機通過吉安南收費站。
1分鐘通關!江西高速公路綠通“先行后驗”讓效率躍升
“嘀——”隨著一聲清脆的提示音,車道欄桿自動抬起,一車車來自外地的蔬菜水果順利通過吉安南收費站,“以前要等十多分鐘,現在直達市場,蔬菜的新鮮度更有保障!”貨車司機趙師傅對這省時又省力的舉措贊不絕口。
而這樣的變化得益于江西省交通投資集團吉安西管理中心試行的鮮活農產品運輸“先行后驗”模式。
省交通投資集團吉安西管理中心(以下簡稱為吉安西管理中心)吉安南站站長謝寬介紹,“先行后驗”模式是指符合條件的固定路線綠通車輛在通過收費站時,無需在現場長時間等待查驗,而是可以先快速免費通行,由工作人員后期進行查驗。這一新模式打破了傳統現場查驗的限制,有效減少了車輛在車道的停留時間。“新模式實施后,綠通車輛的平均查驗時間從原來的5—15分鐘縮短至1分鐘以內,效率提升90%以上。”
趙師傅作為常年往返江西、廣東運送蔬菜水果的貨車司機,他向記者介紹,對于他來說,這個免費通行政策好,以前收費站查驗是最煩心的環節。“夏天光是掀開篷布就熱得渾身濕透,冬天半夜開箱,手都凍僵了,遇到一些需要保溫的蔬菜,查驗花費的時間就更多了。”趙師傅坦言。
吉安西管理中心深知,時間就是金錢,在蔬菜水果保存方面,更是和時間的賽跑,既要保障商品質量,更要想辦法把時間“擠壓”出來。
為此,吉安西管理中心組建聯合查驗小組,工作人員在批發市場商家的店面安裝了多視角攝像頭,包括固定攝像頭和可旋轉的云臺攝像頭,可以覆蓋車輛的各個部位,包括車頭、車尾、車側。從車輛進入市場到裝載完畢,攝像頭會全程拍攝,確保裝卸過程的透明性和可追溯性。同時,通過視頻錄像和數據稽核,工作人員可以對綠通車輛的查驗流程、拍攝角度、圖片清晰度、錄入信息準確度等進行復核,對疑似違規行為進行調閱處理,確保查驗工作的規范性。
“每輛固定線路的綠通車都有‘數字檔案’。”謝寬介紹,“從預約申報到事后核驗,我們通過數字平臺實現電子報驗單、運輸軌跡、裝卸影像等多項數據信息,既保速度又保規范。”目前,吉安西管理中心正將經驗推廣至轄區的綠通運輸重點收費站。
吉安西管理中心信息分中心負責人吁琨表示,下一步,該中心將依托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構建“數據采集—智能分析—精準查驗—風險管控”的全流程數據驅動查驗模式。通過整合工作群預約數據、車輛基礎數據、查驗歷史數據及視頻監控數據,完善建立綠通車信譽評估模型和智能查驗規則,實現“先行后驗”車輛的精準篩選與動態監管,推動查驗工作向智能化、高效化轉型。
21億條數據“輸血”!新余數據變革激活企業資金流
“真沒想到這么快!”在新余一家商業銀行,個體工商戶裴文杰用手機客戶端申請商業貸款,不到60秒,他就獲得了16.6萬元的授信額度,“原本以為要做‘貸前調查’,要花好幾天時間,沒想到1分鐘就出來了額度,5分鐘就拿到了貸款。”這家銀行客戶端后臺調用的是“新余市普惠金融授信風控模型”,實現授信時效從“天”到“秒”的巨變,源于新余市在數據領域的深層變革。
這一變革的目的,就是要解決過去數據流通“腸梗阻”等普遍性問題。
在企業的運營中,資金就如同人體的血液,貫穿于企業生產經營的每一個環節,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根本。為了解決企業難題,特別是解決中小企業“融資難、融資煩”問題,新余市充分利用公共數據賦能普惠金融,取得較好的效果。該市今年在全省率先“破冰”,發布《公共數據授權運營管理辦法》《公共數據安全暫行管理辦法》,確立公共數據的授權、運營、監管全鏈條機制,破解了管理機制缺失、產權歸屬模糊、流通渠道阻滯等難題,公共數據的價值得到充分激活。
經企業法人電子授權同意查詢相關公共數據后,在保證原始數據不出政務網的基礎上,公共數據授權運營機構將公共數據按照金融機構的需求模型進行綜合分析,再將分析的企業多維度“畫像”結果脫密脫敏后提供給金融機構。企業的貸款授信申請幾分鐘就完成自動審批,直接給出匹配的授信額度。
這一變革的背后,得益于新余市打通了數據的“任督二脈”。
“我們新余的公共數據的匯集數量已經超過21億條,涉及市直60多個部門和4個縣區,發布服務接口5204個,累計調用7400多萬次,覆蓋企業注冊、法人房產、公積金、納稅等核心維度。”新余市數據局四級調研員宋強介紹。通過利用可信數據空間、區塊鏈及隱私計算等技術,打造了全流程線上化普惠金融服務應用場景。
為安全合規地使用公共數據賦能企業取得高效的數字金融服務,新余市首創“公共數據+數據運營+征信審查+商業銀行”四方合作模式,即政府側推動公共數據授權運營、運營機構(企業)開發基礎數據產品、第三方征信機構提供合規審查、金融機構落地最終數據產品,小微企業和群眾取得低成本、高效的金融服務,形成多方共贏的閉環生態,不僅提高了企業的資金周轉效率,也降低了融資成本,幫助當地企業及時應對市場變化。
文/鄒佳貝江南都市報全媒體記者陳陽(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