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于預期的5.4%!從“三季報”看江西經濟的韌性和活力
10月22日,江西經濟“三季報”發布。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省地區生產總值(GDP)同比增長5.4%,高于全國0.2個百分點,高于上年同期0.7個百分點。
“全省上下全力拼經濟、穩增長、促發展,主要經濟指標好于預期!笔〗y計局副局長喻濱在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說,“全省經濟頂住壓力,展現出較強的韌性與活力”。
經濟韌性,是一個經濟體應對外部干擾、抵御風險沖擊、實現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只有強大的經濟韌性,才能面對沖擊迅速響應、積極調控,才能有效應對負面影響,在快速適應與調整中保持經濟穩定。
“從對全省經濟增長貢獻上看,前三季度全部工業增加值貢獻率達45.6%,拉動GDP增長2.4個百分點,工業壓艙石作用依然穩固、突出。”省統計局工業統計處副處長葛林在解讀工業經濟表現時表示,面對復雜局面,各地區各部門錨定工業強省戰略目標任務,深化落實“1269”行動計劃,扎實推動全省工業保持較快增長。
在高位運行的壓力下,全省工業能保持住接近8%的高速增長,背后離不開重點產業的強力支撐。
前三季度,38個大類行業中23個行業增加值實現增長,增長面超六成;10個行業實現兩位數增長。其中,有色金屬冶煉和壓延加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6.9%,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9個百分點,拉動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長2.4個百分點,高于上半年0.2個百分點;計算機、通信和其他電子設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4.3%,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4個百分點。
韌性,不僅體現在供給側,也體現在需求側。
限額以上單位零售額同比增長6.8%,對整體消費的支撐作用持續增強;鄉村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5.6%,成為市場增長的重要補充;“江西小炒”品牌愈發響亮,餐飲業營業額同比增長8.3%……在一系列促消費政策持續發力和市場活力不斷釋放的共同作用下,前三季度,我省消費領域多項指標穩定增長,消費增長韌性顯著增強。前三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9287.0億元,同比增長5.2%,高于全國0.7個百分點。
貨物貿易進出口則實現連續4個月的正增長。前三季度,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8%,比上半年加快2.6個百分點。
主要經濟指標這個“底盤”的穩固,支撐著我省經濟總體平穩。成績的取得,更離不開政策的“及時雨”。
今年以來,全省上下搶抓“兩新”“兩重”政策加力擴圍機遇,大力擴投資、促消費,政策效應持續顯現。
——從消費看,我省把“以舊換新”作為全省促消費核心舉措,持續加力擴圍,政策效應加速顯現。前三季度,以舊換新相關商品合計拉動限額以上單位消費品零售額同比增長4.6個百分點,拉動力比上半年提高0.6個百分點。
——從投資看,隨著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和超長期特別國債發行使用加快,“兩重”建設加快推進,基礎設施投資同比增長6.2%;大規模設備更新政策帶動設備工器具購置投資同比增長16.8%。
相較一季度、半年度,雖然前三季度的GDP增速有所減緩,但我省經濟的活力一直在迸發。
作為市場經濟中最活躍的主體,從民營經濟的表現可見一斑。
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2.6%。其中,民間投資同比增長3.0%,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54.9%。全省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同比增長2.8%。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2511.7億元,同比增長3.8%,占全省進出口總值的比重為71.3%。
活力,還體現在新產業、新業態發展保持了向好態勢。
前三季度,全省高技術制造業加快發展,增加值同比增長12.4%,高于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4.5個百分點。新能源產業持續恢復,增加值同比增長6.7%,高于上半年2.4個百分點,其中新能源汽車產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4.1%。
經濟循環持續改善,人流、物流活躍度也在不斷提升。前三季度,全省交通運輸倉儲和郵政業增加值增長4.5%,比上半年加快0.4個百分點。鐵路、水路客運量同比分別增長5.4%、18.3%,民航旅客吞吐量同比增長6.4%,公路、鐵路、水路貨運量同比分別增長4.3%、6.4%、8.5%。
(本報全媒體記者李耀文董文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