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強大,在這一刻變得如此具象
大屏幕上,馬達轟鳴,鐵流滾滾;大屏幕下,目光灼灼,心潮澎湃。9月3日上午,嘹亮的軍歌和鏗鏘的步伐聲回蕩在贛江新區的每個角落。
在中醫藥科創城,贛江中藥創新中心、國家中藥產業創新中心的科技工作者們早早聚集,共同觀看九三閱兵直播盛況。
從徒步方隊鏗鏘有力的步伐,到裝備方隊鋼鐵洪流的磅礴氣勢,當解說員提及“全部國產化”字眼時,贛江中藥創新中心青年博士鄭義用“震撼”來形容自己的感受——“這背后是多少科研工作者的付出和堅守。”他說,此刻不僅真切看到祖國國防力量的日益強大,也見證了科學技術的飛速進步,內心滿是自豪,國家強大,在這一刻變得如此具象。
“最好的銘記是傳承,最好的傳承是奮斗。”贛江中藥創新中心負責人徐青表示,作為國家級中藥科技創新平臺,將從偉大抗戰精神中汲取穿越驚濤駭浪的智慧與勇氣,把這份精神轉化為驅動科研創新的內在動能。“我們將以國家需求為己任,潛心研究、集智攻關,不斷提升核心技術自主研發能力,突破中藥現代化基礎研究與關鍵技術瓶頸,以實際行動守護人民健康。”
閱兵儀式不僅是展示國力的盛典,更是一堂生動的思政課。江西師大附屬中學贛江新區中學的大禮堂內,孩子們的驚嘆聲此起彼伏,偉大抗戰精神融入了特殊的“開學第一課”。
閱兵儀式結束后,師生們齊聲高喊“山河已無恙,吾輩當自強”,激昂的聲音響徹整個禮堂。“習爺爺說,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勢不可擋!”八(3)班學生李中辰難掩激動,“作為新時代青少年,我們要努力成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勇敢肩負起民族復興的時代大任。”
在贛江新區微短劇產業基地,來自五湖四海的微短劇創作者們通過手機觀看了閱兵儀式。
“無數抗戰先烈用鮮血換來了今天的和平,他們的犧牲值得永遠銘記,他們的精神需要代代傳承。”基地負責人李悅晴告訴記者,今年以來,抗戰題材微短劇持續上新,在抖音平臺上,相關話題的播放量已超2.6億次。
她表示,作為微短劇創作平臺,基地將更好地服務、引導微短劇創作,以行業新勢力的姿態講好抗戰故事,讓偉大抗戰精神在新時代得以傳承弘揚、生生不息。
(本報全媒體記者楊 靜)
